偷拍亚洲色图/国产精品区牛牛影院/香蕉成人影院/日日爱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歡迎來到深圳市龍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1龍笛鋼結構|深圳鋼結構|深圳幕墻|深圳欄桿|深圳網架|深圳立體車庫

環境應急預案

發布時間:2022-11-28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對本公司突發環境事件作出迅速反應,及時有效地控制和減輕事件對公司和環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司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公司正常的社會秩序,根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指南》、國家環保總局《省(區、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和有關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指南》、《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環保總局處置核和輻射恐怖襲擊事件應急實施方案》、《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件的暫行辦法》、《省(區、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1.4事件分級

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重大環境事件(Ⅱ級)、較大環境事件(Ⅲ級)和一般環境事件(Ⅳ級)四級。

(1)特別重大環境事件(Ⅰ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

①發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人以上;

②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③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④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⑤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件,或1、2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

⑥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

⑦因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存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污染事件。

 (2)重大環境事件(Ⅱ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環境事件:

①發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

②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③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

④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⑤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庫大面積污染,或市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

(3)較大環境事件(Ⅲ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環境事件:

①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

②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③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4)一般環境事件(Ⅳ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環境事件:

①發生3人以下死亡;

②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市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的;

③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1.5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綜合協調;充分準備,快速反應;調查取證,監測先行;依靠科學,高效處置。

1.6應急預案關系說明

明確應急預案與內部企業應急預案和外部其他應急預案的關系,并輔相應的關系圖,表述預案之間的橫向關聯及上下銜接關系。

 

2、組織機構和職責

2.1組織機構圖

2.2 職責說明

2.2.1設立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職能小組。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組成

2.2.2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領導小組)由董事長任組長,總經理擔任副組長。

應急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1)組織、協調突發環境事件的排險、減害工作。

(2)根據現場情況,研究處置具體排險減害(救助)方案、措施以及決定其他重要事項。

3)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

4)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5)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2.2.3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其組成和職責如下: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辦公室)設在公司生產技術部,由生產技術部經理擔任應急辦公室主任。其主要職責:

(1)負責承辦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管理工作;

(2)接受環境事件的報警信息,根據報警信息,初步判斷事件的類型和預警級別,并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

(3)按照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的指示,迅速派出事件調查取證和監測先行隊伍,根據反饋的信息確定事件的類型和預警級別;

(4)負責事件調查處理的信息傳遞、組織協調、督查督辦和相關保障工作;

(5)組織協調相關單位擬定不同類型事件的具體處理措施,指導實施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預案演練。

2.2.4應急辦公室下設各職能小組:

2.2.5應急監測小組

應急監測小組由化驗室和實驗室人員組成,生產部經理王守彥擔任組長。

主要職責

①落實并執行應急指揮中心的命令、指示、要求;

②起草各類、各項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方案;

③組織培訓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人員;

④負責起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的儀器設備名錄、規格型號;

⑤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

2.2.6污染源處理搶修小組:

組長:生產技術部經理-趙發瑜

成員:工藝主管、機修工、水電工

其職責:

1) 聽到報告報,立即奔赴事故現場,了解掌握事故情況,并及時上報應急領導小組,聽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

2) 維護現場秩序,控制事態發展。

3) 根據泄漏源的性質,利用相應的器材和物資進行撲救,控制污染源,救出被困人員,防止事故擴大。

2.2.7人員疏散引導小組:

組長:劉功

成員:所有操作工

其職責:人員與車輛安全引導和疏散

1) 協助搶修小組成員搞好人員疏散、隔離和警戒,維護現場秩序

2) 人員疏散后,再檢查一次,確保人員全部撤離現場。

3) 及時主出被困物資,防止污染源擴大。

2.2.8安全防護救護組

組長: 張榮京

成員:勞工部、保安部

職責:

1) 配合搶修組人員進行現場滅火;

2) 做好警戒;

3) 對搶救出的傷員立即進行簡單有效的救治;

4) 迅速與醫院聯系進行搶救;

5) 對搶救出來的物品看管;

6) 保護事故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2.2.9緊急物品供應聯絡組

組長:王曉綠

成員:倉庫保管員、財務部員工、采購部人員

其職責:

1) 事故發生后,立即與區環保局、安監局、消防隊聯系;

2) 根據事故大小向周圍單位請求援助;

3) 準確報告事故類型、事故大小、有無人員傷亡、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可能造成的損失;

4) 報告報警人、報警單位等有關內容;

5) 到主要路口消防人員和救援隊伍,主動回答和匯報消防隊提出的問題。

 

3 預防與預警

3.1危險源監控

3.1.1本公司危險源主要存在于生產技術部下屬各基層單位,因此生產技術部負責建立健全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責任制度,明確所屬各部門和有關人員對主要危險源日常安全管理與監控職責,制定主要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制度。

3.1.2生產技術部負責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現場安全員或現場負責人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可按照新員工培訓方案進行實施)。 

3.1.3生產技術部管理人員應當將主要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書面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 

3.1.4在主要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對主要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3.1.5對存在事故隱患的主要危險源,相關單位必須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及時報告應急領導小組 

 

3.2預防與應急準備

3.2.1思想方面的準備,公司各級各部門應積極開展應急預案的培訓和宣傳工作,使全體員工能夠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3.2.2組織方面的準備,建立健全應急預案的組織體系,保證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各項工作有序、有效地開展;

3.2.3制度方面的準備,建立與應急預案相關的各項管理制度,做到防范于未然;

3.2.4技術方面的準備,為保證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理,公司在應急預案各環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3.2.5物資方面的準備,為保證應急措施的順利實施,公司各部門對相應的物資應做好儲備和保管工作。

 

3.3監測與預警

3.3.1公司環境監測小組應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對重點排污口每天進行例行監測,如實做監測記錄,監測結果每周向區環保局報送。

3.3.2根據企業應急能力情況及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級別,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監測工作。

 

4應急響應

4.1響應流程

 

4.2分級響應

值班人員或其他人員接到發生環境事件報告時,應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污染物、人員傷害、聯系人及電話等情況。并立即向公司應急辦公室或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公司應急辦公室接到事件通報后,立即判別事件類型(主要類型為一般性污染事件、危險化學品污染事件)和事件的預警級別;及時報告應急領導小組領導或其他有關領導,并提出處理建議。

根據事件的污染與破壞程度,公司應急辦公室在報經應急領導小組確定后,向區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4.3啟動條件

根據不同級別的預警,啟動不同的響應程序。

①Ⅳ級(一般事件)響應程序:公司應急辦公室接到事件通報后,及時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并報告區環保局和安監局、消防隊。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在第一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指導處理。

②Ⅲ級(較大事件)響應程序:公司應急辦公室接到事件通報后,及時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并將信息通報區環保局、安監局、消防隊。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在第一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指導處理。當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到達后,要詳細匯報事故現場情況,聽從區政府相關部門的統一指揮。

③Ⅱ級(重大事件)響應程序:公司應急辦公室接到事件通報后,立即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組長根據事件性質率副組長及應急辦公室主任趕赴現場,并報告區環保局和安監局,同時向有關部門通報事件信息,協調各部門參與應急響應,及時組織有關專家分析事態發展與處理方案,并與區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做好事件調查處理。應急辦公室查明有關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報經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審閱后,區市政府通報。

④Ⅰ級(特別重大事件)響應程序:公司應急辦公室接到事件通報后,立即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組長根據事件性質率副組長及應急辦公室主任趕赴現場,并報告區環保局和安監局、消防隊,同時向有關部門通報事件信息。按區政府的指令協調各部門參與應急響應,做好事件調查處理。

 

4.4信息報告與處置

   發生環保緊急事件時現場人員應第一時間向應急辦公室報告,應急辦公室應立即向應急領導組組長報告,由領導組組長根據事故大小及事態發展做出救災決定,并確定是單位自救還是采取社會救援,同時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發展。建于重大事故,本單位無法自行處理的,須報告區環保局、安監局、消防隊,忙控制事故的蔓延及隱患的發生。

火警電話:119,報警時

1) 講清公司所在地址、單位、著火的部位;

2) 講清什么物品著火、火勢大小;

3) 講清報警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

4) 報警后要留人,并到路口迎接消防車。

如有人員傷亡,則要立即和醫療部門取得聯系,急救中心電話:120。求助時:

1)講清公司所在地址

2)發生傷亡的原因

3)派人到路口迎接急救車

 

4.5應急準備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接到環保事故發生后,立即召集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和應急辦公室人員,了解事故現場的基本情況,包括

1)是否有人員被困

2)容器儲量、各種原材料的存儲情況、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等等;

3)確認設施、建筑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

4)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水源等情況;

5)觀測風向、風速;

6)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7)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根據了解的情況,按應急程序制訂應急措施。

 

4.6應急監測

4.6.1當發生環境應急事件時應急辦公室應立即通知應當監測小組做好應急監測各項準備工作。現場采樣監測人員30分鐘內做好準備,攜儀器設備、采樣器具、防護設備趕赴事故現場進行調查、監測和采樣。報告人員作好資料收集。

4.6.2現場監測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污染狀況調查后,立即向應急辦公室匯報現場情況,以便及時了解污染狀況,決定是否增加監測點位、項目和頻次,是否增加現場監測人員和儀器。對無法監測或不具備監測條件和能力的項目時,應向上一級部門報告,請求技術支援,提請環境監測網絡協調解決。

4.6.3樣品的保存與運輸

1)在采樣前根據樣品性質、成份和環境條件,根據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加入保存劑。

2)在現場工作開始前確定好樣品的運輸方式以防延誤分析時機。

3)在運輸前應檢查現場采樣記錄、核實樣品標簽是否完整,所有樣品是否全部裝車。

4)樣品運輸必須配有專人押運、防止樣品損壞或致污。移交樣品時,應進行核對并辦妥交接手續。

4.6.4實驗室分析:實驗室分析人員接到分析樣品后,立即進行樣品分析,并接受質量控制組的考核和檢查,接受應急監測工作組和技術管理小組的指導,準確、快捷地完成樣品分析,做好原始記錄,提交分析報告。

4.6.5報告編制與提交:應急監測小組完成監測任務后,同步收集資料為編制報告做準備。待監測、分析數據出來后,認真進行數據處理,按職責認真進行報告審核,以最快的速度提交報告。

4.6.6應急辦公室收到應急監測報告后,應嚴格、全面地審核報告,在確認監測報告數據具有監測數據的“五性”后,批準報告并提交所屬相關部門,同時按規定報上級有關部門。

4.6.7應急監測人員或應急辦公室人員應按區政府相關部門要求,積極配合工作,并按其要求提供相關監測數據和報告。

4.7 現場處置

4.7.1水環境污染事件現場處置

本公司廢水通過公司的排污管道、廢水收集池處理后,排向工業園污水處理站。如果發生水環境污染事件,可能產生的結果是污染物大量泄漏,通過地面流向下水道,通過下水道排向豐樂河。如果有污染物泄漏:

1) 應急辦公室在第一時間向應急領導組報告事件發生現場情況;

2) 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根據報告情況和事件現場的嚴重程度,制訂應急措施,通訊小組根據應急領導組的決定,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

3) 現場采取的措施:

A首先采取圍堰堵截的方式,使泄漏物不外流,控制污染物擴散;

B如果少量,采取用沙石填埋的方式處理,泄漏物不會排放到下水道;

C如果量大,則用工具進行收集;

D當事件發生后,應急監測小組對各項水質指標進行檢測,及時、準確地確定超標的項目及超標量,立即向組長匯報檢測結果。

E應急監測組長通知應急處理小組,應急處理組根據應急監測組的檢測結果,向處理后未達標的水中,投加相應的水處理劑,通過化學處理后,使其達標排放;或將處理后未達標的水排入應急池,通過廠內污水管道,用潛水泵回流至進水口,進行二次處理。

F應急監測組對各應急監測點的水質情況進行監測,確認水質符合要求

 

4.7.2有毒氣體擴散事件現場處置

本公司產品和原料均無有毒氣體

 

4.7.3溢油事件現場處置

本公司可能發生溢油情況為燃油鍋爐的燃油發生泄漏,造成污染事件。當溢油事件發生時:

1)發現人員應及時向應急辦公室匯報。應急辦公室首先派人現場調查,并將現場情況第一時間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由應急領導小組做出應急處理措施。

2)發現人員應關閉相關閥門,并在油品溢出區周圍備好滅火器和石棉被。                                    

3)油品輕微溢出且無法回收時組織應急處理人員用沙石進行填埋和吸附,防止油品泄漏到下水道。

4)油品大量溢出時組織值班人員立即關好/堵好排水溝自動排水閥(閘閥),防止油品流入排水溝和灌溉水渠,同時對溢出油品進行回收,溢出油品進行回收完畢后,由應急監測小組對水質進行監測,當水質符合要求時,才能打開排水閥。

 

4.7.4危險化學品及危險廢物污染事件現場處置

4.7.4.1警戒

1)建立警戒區域。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工火焰輻射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如事故較大,可要求交警協助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2)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并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視情況設立隔離帶;組織事故處理小組人員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不必要的人員傷亡。迅速將現場其他物品轉移到安全區,防止接觸反應的二次污染及其他事故發生。

3)除消防、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4)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嚴禁火種。

 

4.7.4.2切斷危險源

1)泄漏源控制主要進行關閉閥門、停止作業。貯罐或管道泄漏關閥無效時,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

2)啟用滅火設施,正確選擇最適合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然后逐步撲滅火勢。進行火情偵察、大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3)應迅速查明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燃燒的危險化學品及燃燒產物是否有毒等等。轉移較危險的儲罐。

4)泄漏物處理:

A、圍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閥門,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B、稀釋與覆蓋: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者其他覆蓋物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C、收集:大量泄漏時可用泵將泄漏的物料抽出容器內,小量泄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D、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4.7.5輻射事件現場處置

本公司無輻射源,因此不會發生輻射事件

 

4.7.6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依據事件分類、分級,附近疾病控制與醫療救治機構的設置和處理能力,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處置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可用的急救資源列表,如急救中心、醫院、疾控中心、救護車和急救人員;

部門

聯系電話

急救中心

120

坪地人民醫院

 

龍崗中心醫院

 

本公司安全防護救護小組組長

 

張榮京

13410203321

 

2)國家化學事故八大應急救援中心通迅錄

單位名稱

聯系電話

上海搶救中心

021-62533429

株洲搶救中心

0733-2381777

青島搶救中心

0532-3889191

沈陽搶救中心

024-25828772

天津搶救中心

022-67992365

吉林搶救中心

0432-3976515

大連搶救中心

0411-6672312-2159

濟南搶救中心

0531-2983472

 

3)國家中毒急救網絡

國家中毒控制中心:

24小時信息服務熱線:(010)63131122(中繼線)  

010)83163338(備用) 傳真:(010)63040499

主任:李濤  常務副主任:孫承業;副主任:李曉華

河南分中心:熱線電話:0371-6967348(日),  6959721(夜)

廣東分中心:熱線電話:020-84198181

天津分中心:熱線電話:022-27306362

遼寧分中心:熱線電話:024-23381129,23388336(24小時值班)

河北分中心:熱線電話:0311-6836424

 

4)傷員的現場急救常識。

1)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采取心肺復蘇措施,并給予氧氣;

2) 現場救護:立即脫去被污染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頭面部受污染者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3)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清水沖洗降溫,用清潔的布覆蓋傷處,避免傷處感染,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4) 經現場緊急處理后,將傷者迅速送到醫療急救部門救治。對于接觸化學呂的人員也必須送往醫療部門進行醫學觀察。

 

5 安全防護

 

5.1應急領導小組在明確突發事件的性質后,科學指導和處理事故,確保應急人員的安全情況下采取處理措施。

對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泄漏區,應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物,同時關閉手機。

5.2現場應急領導小組要負責組織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特點,告知群眾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

(2)根據事發時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群眾疏散的方式,指定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安全疏散撤離;

(3)在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設立緊急避難場所。

 

6 次生災害防范

 

6.1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應急監測小組要隨時監測事故現場的危險因素是否有增強的趨勢,并及時向應急辦公室報告;

6.2人員疏散引導小組要定點定位,確保無關人員全部撤離現場,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在事故區設立明顯警戒標志;

6.3對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泄漏區,應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物,同時關閉手機。


7 應急狀態解除

 

7.1應急終止的條件:

①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

②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

③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④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⑤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

7.2應急終止的程序:

1)現場救援指揮部確認終止時機,或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向現場救援指揮部提出申請;

(2)經過專家討論,取得一致意見,經現場救援指揮部批準;

(3)現場救援指揮部向所屬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應急終止命令;

(4)應急狀態終止后,環境應急辦公室應根據應急領導小組的指示,并結合實際情況,繼續進行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直至其他補救措施無需繼續進行為止。

7.3當應急狀態終止后

(1)環境應急領導小組指導有關部門查找事件原因,防止類似問題的重復出現;

(2)應急辦公室負責起草特別環境事件總結報告,于應急終止后上報;

(3)應急過程評價。由環境應急領導小組組織評審,應急辦公室負責實施;

(4)根據實踐經驗,應急預案編制小組負責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并及時修訂環境應急預案;

(5)參加應急行動的部門負責組織、指導環境應急隊伍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

 

8 善后處置

 

8.1善后處置:環境事件結束后,應急辦公室組織有關人員對環境事件的處理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概況、受害人群救治情況、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評價、應急處理過程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評估報告經領導小組審定后報區政府。

8.2保險:環保行政主管要對環境應急人員依法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8.3獎勵與責任追究

①獎勵

應急領導小組對在處置重大、特大突發環境事件作出突出貢獻的有功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②責任追究

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認定結果,配合有關部門依法追究事件單位、責任人的責任。

 

9 應急保障

 

9.1資金保障

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理所需經費,包括儀器裝備、交通車輛、應急咨詢、應急演練、人員防護設備、應急辦公室工作等的配置和工作經費,由應急辦公室制定計劃,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審核決定。

9.2通信與信息保障

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成員必須24小時開通個人手機,24小時值班電話保持通暢,節假日必須安排人員值班。要充分發揮信息網絡系統的作用,確保應急時能夠統一調動有關人員、物資迅速到位。

9.3應急隊伍保障

以生產技術部為基礎,組建一支訓練有素、業務熟悉、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高素質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監測隊伍,并形成應急網絡,確保在事件發生時,能迅速控制污染、減少危害,確保環境和公眾安全。

9.4裝備保障

環境應急相關部門及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積極發揮現有檢驗、鑒定、監測力量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和職責要求,加強危險化學品檢驗、鑒定和監測設備建設。增加應急處置、快速機動和自身防護裝備、物資的儲備,不斷提高應急監測,動態監控的能力,保證在發生環境事件時能有效防范對環境的污染和擴散。

 

10 宣傳、培訓與演習

 

10.1公眾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黑板報、手冊、傳單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環境事件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處理、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員工的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公眾的防范能力。

10.2培訓和演習

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要堅持“平戰結合”的原則,定期組織開展環境事件應急人員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推廣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結合應急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環境事件應急處理的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0.3預案修訂

說明應急預案修訂、變更、改進的基本要求及時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實現可持續改進。

10.4預案備案

本應急預案由公司生產技術部留存,報公司行政部備案。

 

11 附則

11.1預案的簽署和解釋

本應急預案由公司董事長簽署,本應急預案由預案編制組負責解釋。

11.2預案的實施

本應急預案自工廠搬遷之日起實施

 

12  附件

附件企業應急通訊錄

姓名

組別

電話

蒲宗陽

應急領導小組

13509672133

蒲勇

應急領導小組

13823340914

鄧兵

應急領導小組

13714331596

趙發瑜

應急搶修小組

13631687496

劉功

安全防護救護小組

13510463736

張榮京

人員疏散引導小組

13410203321

王曉綠

緊急物品供應聯絡小組

18825276159

王守彥

應急監測小組

13686436566

 

 

 

 

 深圳市龍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2022年11月26日

聯系我們 電話:0755–25915239  22380085 傳真:0755–2238 0984

郵箱:133061390@qq.com              網址:http://www.dlccjj.com

公司地址:1.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一路98號卓越大廈(福田區);2.深圳市龍崗區坪地六聯鶴鳴東路91號(龍崗區);3.惠州市惠陽區秋長白石村白石洞三源巷9號(惠州重型鋼結構加工基地

CopyRight ? 2025 深圳市龍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粵ICP備16102154號
  • 至誠讀書會

  • 深圳市龍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龍笛手機站

  • 深圳市龍笛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

    加入龍笛公眾號

在線客服

X